台電月刊2022年1月號

李萬居原住於茅草屋,後因生活改善而 改成磚造平房。逝世後因地方人士奔走、文 建會協助、學者專家設計營造,始得雲林民 主聖地重現光榮,成為具有教育與文化意義 的精神啟蒙館。展場內除了介紹李萬居的生 平與事蹟,也做一般社區活動的空間使用, 散發濃厚的鄉里純樸氣息,值得特地前來 朝聖。 故居北邊則有古井,當地稱為「藥店 口」,過去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用水來源,常 有民眾挑桶前來取用水源。根據耆老敘述, 該口古井據聞是荷蘭人開挖而成,水質甘 美。除此之外,傳說藥店口古井可測天象, 只要變天井水便會混濁,添加神秘色彩。

李萬居故宅改為啟蒙館後 , 內 部展示他一生的重要事蹟。

藥店口古井過去是當地居民的 主要用水來源 , 傳說中可以測 天象。

老屋顏新美學 梧北鐵花窗

由「鐵作藝術家」曾 文昌率領團隊打造的 故事鐵花窗 , 讓老屋 增添更多人文風采。

雲林縣口湖鄉梧北村復興路 175 號 全年無休

既然已至梧北,就不能錯過 椬 梧社區的 鐵花窗。該社區由「鐵作藝術家」曾文昌率 領的「永燊達金屬團隊」打造,打破過去對 於鐵窗只能用於「防盜」的傳統印象。一面 面藍色的鐵花窗由 10 個不同的「手」來描 繪故事模樣,有的寫上「平安保佑」,有的 紀念阿嬤柑仔店「民國 56 年」開張,一個 一個鐵花窗,都承載著社區故事的重量。 加工出口年代的家庭代工,或者務農者

種植花生、稻米的景色,又或者是口湖鄉 的物產:蝦子、蛤蜊,全都在師傅的巧手 下,化成一幅又一幅精彩絕倫的鐵花窗藝術 品,內容不僅細緻,更因簡單線條而生優雅 容貌,同時傳遞先賢耆老在臺灣土地打拚、 戮力的人生舞臺。每個鐵花窗旁都有故事簡 介,提供遊人理解、觀賞,並追憶古早年 代的氣味。過年不妨走走,一同探賞口湖 之美。

05 the h place

49 TAIPOWER No.70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cata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