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2022年1月號
走過黑暗,迎向風光未來
早期家電用品不像現在如此琳瑯滿目, 娛樂事業也沒有這麼的五花八門,「小時候 沒有冰箱,電視才剛開始有,只有燈和電 扇,所以那時民國 50 幾年的時候,對電力 需求依賴性沒那麼大,停電就點蠟燭。」土 生土長的現任尖山發電廠廠長歐致誠說到他 印象中小時候的澎湖電力情況。 到了 80 年代,經濟開始高度成長,家 家戶戶購置各種新的家電用品,娛樂需求也 提高,供電量跟不上的結果是常常需要限 電,「那時澎湖本來要擴場,電力已經飽和 了,本來要去許家村蓋電廠,地都買了,但 那時民意代表反對,所以沒蓋。」電廠不能 蓋,電還是要用,只好從苗栗通霄移了 2 部 很大的汽渦輪機,電廠又裝設 4 部小型緊急 發電機。當時的尖山發電廠總共有 18 組燃 油機組,只要有其中一組機組故障,當天就 會分區限電,所以那一段時期裡,可說是澎 湖的限電黑暗期。 「那時廠長壓力很大,因為每天都有業 者打來抗議或請求。」由於當時採分區輪流 限電,如果喜宴等特殊場合遇到停電,業者 就會打來求廠長能不能延後停電。但別的區 域也可能遇到同樣情況,所以實在無法答應 業者的請求。甚至連縣長都曾打電話到電 廠抱怨,「為什麼我到每個地方去開會都停 電,我到一個地方開會,你們停電,我移到 另一個地方,你們又停電,我再換地方還是 停電,到底要去哪裡才不會停電,不然我乾 脆到電廠開會好了,電廠應該不會停電。」
尖山發電廠
43 TAIPOWER No.70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cata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