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月刊2022年1月號
台電在博覽會上展示 CCUS 二氧化碳捕 集再利用技術的運作模式及可為淨零減 碳帶來的效益。
處理過程中可減少 PM2.5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物 質,產生純度 99.9% 的二氧化碳,再把這些純度高的 二氧化碳轉到植栽或工業等各方面再利用,對空氣品 質改善大有幫助。
以「同島一隊」、「逆轉未來」為號召,響應「巴 黎協定」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 2021 臺灣氣 候行動博覽會, 12 月 3 日到 12 月 5 日一連三天在高 雄駁二藝術特區舉行。為了展現臺灣「淨零轉型」的 決心,中央 7 個部會以及地方政府、企業、非營利組 織、學研單位共同攜手參與。 受邀參與博覽會的台灣電力公司,首度將「臺中 減碳技術園區」規劃及「多媒體互動展示模型」在國 人面前展出。當台電綜合研究所團隊告訴前來參觀的 民眾,透過「 CCUS 二氧化碳捕集再利用技術」,火 力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讓草莓等高經濟價值作 物長得更好,民眾無不嘖嘖稱奇。 台電於此次博覽會首次對外展示「臺中減碳技 術園區」規劃,透過「多媒體互動展示模型」,向 民眾介紹 CCUS 碳捕存技術對減緩全球暖化的成 效。台電環保處課長楊忠憲說:「所謂 CCUS ,即碳 ( Carbon )、捕集( Capture )、再利用( Utilization ) 和封存( Storage ),目前在日本、美國、澳洲、歐洲 等等先進國家,都有相當的成效且安全。」 包括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博士等台電綜合研究 所團隊,以多媒體互動模型說明「 CCUS 碳捕存技 術」。在 3D 實體化的模型輔助下,讓民眾理解火力 發電排放後的煙氣,如何經過吸脫附塔的收集處理。 台電亮減碳新招 互動模型吸睛
臺中減碳技術園區 國營首座碳捕廠
配合政府開發綠能政策,台電在台中火力發電廠 設置減碳園區,積極投入 CCUS 碳捕集技術研發, 目前為現場測試階段,每天捕集 40 公斤的二氧化 碳,未來規劃設置碳捕集設施和智慧溫室,預計 114 年開始運轉,屆時一年可捕捉 2000 噸左右的二氧化 碳,對減碳技術發展與地區空氣品質改善發揮正面 效益。
負責籌劃「臺中減碳技術園區」多媒體互動展示模型的研究專員 黃鐘(左三) , 在會場與參觀民眾解說園區規劃及互動。
25 TAIPOWER No.70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 Online catalogs